技术文章

PCBA加工过程中,元件缺失的常见原因及检测方法是什么?

2025-03-24 深圳市一九四三科技有限公司 0

PCBA加工领域,确保电子元件准确无误地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然而,元件缺失问题时有发生,这不仅会导致产品性能下降,甚至可能使产品完全无法正常工作。深入探究元件缺失的常见原因,并采用有效的检测方法加以防范,对于提升 PCBA 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一、元件缺失的常见原因

(一)物料管理方面

1.物料清单(BOM)错误

描述不准确:物料清单作为 PCBA 加工的关键文件,若对元件的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描述存在偏差,如将电容的容值标错、电阻的阻值混淆,或是元件数量统计失误,必然会在采购与生产环节引发混乱,致使某些元件被错误采购或未被采购,进而在加工时出现元件缺失的状况。

版本更新不及时: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设计变更较为频繁。若物料清单未能同步更新,仍依据旧版本进行采购与生产,就可能导致实际生产所需的元件未被纳入,造成元件缺失。

2.元件库存管理不善

库存不足:生产计划制定不合理,未充分考虑生产周期、元件采购周期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导致元件库存预估失误,在生产过程中某些元件提前耗尽,后续 PCBA 板无法获取相应元件,从而出现缺失。

元件错放或丢失:仓库管理混乱,元件存储位置不明确,在领取元件时可能拿错或找不到所需元件,或者在存储过程中元件因包装破损等原因丢失,最终影响 PCBA 加工,造成元件缺失。

PCBA加工

(二)贴片工艺方面

1.贴片机编程错误

坐标设置失误:编程人员在设定贴片机的贴片坐标时,若因操作失误、对 PCB 板设计文件理解有误等原因,遗漏了部分元件的贴片坐标,贴片机将无法在相应位置贴装元件,导致元件缺失。

参数设置不当:贴片机的贴片参数,如吸嘴压力、贴片速度、贴片高度等,若设置不合理,可能影响元件的吸取与贴装效果。例如,吸嘴压力过小无法牢固吸取元件,贴片速度过快导致元件偏移甚至掉落,贴片高度过高使元件无法准确放置在焊盘上,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元件未被成功贴装,出现元件缺失。

2.吸嘴故障

堵塞: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贴片机的吸嘴容易被灰尘、锡膏、元件碎屑等异物堵塞。当吸嘴堵塞时,无法形成足够的负压吸取元件,即便吸取了元件,也可能因吸力不足在运输过程中掉落,最终导致元件缺失。

磨损与损坏:吸嘴频繁地吸取和放置元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磨损。若吸嘴头部磨损严重,其与元件的接触面积和吸力都会受到影响,难以准确吸取元件;此外,在贴片机运行过程中,吸嘴可能因碰撞到 PCB 板或其他部件而损坏,导致无法正常工作,造成元件缺失。

3.供料器问题

送料异常:供料器在长期使用后,内部的机械结构可能出现磨损、松动等问题,导致送料不畅。例如,料带在供料器中不能按照预定的步距前进,或者出现卡顿、停顿现象,使元件无法及时供应给贴片机,造成元件缺失。

供料器安装不当:在更换供料器或进行设备维护后,若供料器未正确安装到贴片机上,其位置发生偏移,会导致贴片机的吸嘴无法准确吸取元件,从而出现元件缺失的情况。

 

(三)人工操作方面

1.插件环节失误

人员疏忽:在需要人工插件的 PCBA 加工环节,操作人员可能因工作强度大、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态度不认真等原因,在将元件插入 PCB 板的过程中,忘记插入某些元件,或者插错元件位置,导致元件缺失或错装。

培训不足:新员工若未经过系统、全面的培训,对元件的识别、插件流程和要求不熟悉,在实际操作中就容易出现元件插错或漏插的问题,进而导致元件缺失。

2.检验环节漏洞

检验标准不明确:在 PCBA 加工的检验环节,如果没有制定详细、准确的检验标准,检验人员对于元件缺失等缺陷的判断就缺乏依据,难以准确识别出存在的问题。

检验方法不当:若检验人员仅采用简单的目视检查方法,而未结合其他有效的检测手段,对于一些微小元件、隐藏在密集区域的元件,以及一些不易察觉的元件缺失情况,很容易出现漏检,使有缺陷的 PCBA 流入下一道工序。

 

二、元件缺失的检测方法

(一)人工目检

操作方法:人工目检是一种最为基础且直观的检测方法。检验人员通过肉眼,仔细观察 PCBA 板上的每一个元件安装位置,与标准的元件布局图进行对比,查看是否存在元件缺失的情况。在观察过程中,通常会借助放大镜等辅助工具,以提高对微小元件的检测精度。

优缺点

优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对于一些明显的元件缺失问题能够快速发现。同时,检验人员在目检过程中,还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元件的外观、引脚焊接情况等其他相关信息,有助于综合判断 PCBA 板的质量。

缺点:检测效率低,容易受到检验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如疲劳、视力差异、工作经验等,导致漏检率较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微小元件或位于 PCB 板复杂区域的元件,人工目检很难保证 100% 的检测准确性。

PCBA加工

(二)自动化光学检测(AOI)

工作原理:自动化光学检测系统利用高分辨率的相机对 PCBA 板进行拍照,获取 PCBA 板上元件的图像信息。然后,通过专门的图像分析软件将获取的图像与预先存储的标准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图像中的像素特征、形状、颜色等信息,从而自动检测出元件是否缺失、偏移、错装等缺陷。

优缺点

优点:检测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 PCBA 板进行检测;检测精度高,对于微小元件的缺失能够准确识别,大大降低了漏检率;可实现自动化检测,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检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此外,AOI 系统还可以对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便于追溯和质量统计。

缺点:设备成本较高,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 AOI 设备;对检测环境要求较高,如光照条件、PCBA 板的放置平整度等,环境因素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一些具有复杂外形或反光特性的元件,可能会出现误判的情况。

 

(三)X 射线检测

工作原理:X 射线检测是利用 X 射线能够穿透 PCB 板的特性,对 PCBA 板进行透视成像。X 射线在穿透 PCB 板时,不同材料对 X 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从而在成像板上形成不同灰度的图像。通过分析这些图像,可以观察到 PCBA 板内部元件的焊接情况、引脚连接状态以及是否存在元件缺失等问题。

优缺点

优点:能够检测到 PCBA 板内部隐藏的元件缺失问题,对于多层 PCB 板或有屏蔽罩等结构的 PCBA 板,具有独特的检测优势;检测结果直观、准确,能够提供详细的内部结构信息,有助于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

缺点:设备昂贵,运行和维护成本高;检测速度相对较慢,不适用于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检测;X 射线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需要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

 

(四)功能测试

操作方法:功能测试是对 PCBA 板进行通电,模拟其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运行状态,通过检测 PCBA 板的各项功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来判断是否存在元件缺失等影响功能的问题。例如,对于一块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 PCBA 板,在功能测试时会输入特定的数据信号,观察其输出结果是否正确,以此来判断相关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优缺点

优点:能够直接检测出元件缺失对 PCBA 板功能的影响,对于确保产品的实际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发现一些其他检测方法难以察觉的隐性缺陷,如某些元件缺失虽然在外观上不明显,但会导致电路性能异常,通过功能测试能够及时发现。

缺点:只能检测出影响功能的元件缺失问题,对于一些不影响整体功能的元件缺失,可能无法检测出来;功能测试需要针对不同的 PCBA 板设计专门的测试夹具和测试程序,成本较高;测试时间较长,不利于快速生产和大批量检测。

SMT车间

综上所述,PCBA 加工过程中元件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物料管理、贴片工艺以及人工操作等各个环节。而针对元件缺失的检测方法也各有优劣,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的生产需求、产品特点以及成本预算等因素,综合运用多种检测方法,形成一套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元件缺失问题的发生,确保 PCBA 加工质量,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市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