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CBA加工过程中,焊接质量直接决定着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作为SMT贴片加工厂,1943科技深知焊接质量的重要性。那么,影响PCBA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又该如何有效控制?1943科技为您分享。
焊接不良的常见类型及其影响
在SMT贴片加工中,各种焊接不良会导致产品故障,了解这些常见问题至关重要:
- 焊料问题:焊料过多不仅浪费材料,更会导致桥接风险,使得两个焊点间形成意外连接,引起电路板短路。而焊料过少则可能导致润湿不足,形成虚焊。
- 冷焊问题:冷焊点表面暗淡、凹凸不平,通常是由于传到焊点的热量不足,使焊料未能完全熔化所致。这类焊点不可靠,内部可能存在裂纹。
- 立碑现象:主要发生在小尺寸片状元件如电阻电容上,元件一端会从焊盘上翘起。这种现象通常是因为元件两端焊料不同时熔化,导致表面张力不平衡。
- 焊球形成:焊接过程中出现在PCB板上的小锡球,可能引起短路。产生原因多样,包括PCB板水分未充分烘干、焊膏氧化或工艺参数设置不当等。
- 润湿不良与虚焊:焊盘未完全润湿,元件与电路板无法形成牢固连接。这多是由于焊接区表面污染、存在氧化层或加热不均匀造成的。
- 焊盘剥离:焊接时间过长或反复焊接导致温度过高,或焊盘位置受力过大,都可能导致焊盘从PCB上剥离。这种情况下,PCB板已经受损。


影响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
物料因素
元器件的可焊性、镀层质量和共面性直接影响焊接效果。如果元器件引脚或焊盘表面存在氧化、污染,就会导致润湿不良。此外,元器件与PCB板的热膨胀系数(CTE)不匹配,也会在温度变化时产生应力,导致焊点失效。
设计因素
合理的焊盘设计对形成良好焊点至关重要。焊盘尺寸应保持对称性,尺寸过大或过小都会引起焊接问题。
布局不合理也会增加焊接难度,特别是高密度组装时容易产生桥接。焊盘与阻焊层之间需要有足够空间,防止焊料迁移。
工艺因素
- 锡膏印刷是SMT工艺中的关键环节。模板厚度与开孔尺寸决定了锡膏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引发问题。印刷错位、塌边直接会导致桥接和焊锡球。
- 回流焊温度曲线对焊接质量影响巨大。预热温度过低或时间过短,会使溶剂挥发不充分,产生焊锡球;峰值温度不足会导致冷焊,过高则可能损坏元件和PCB。
- 贴片精度也至关重要。贴装偏移过大时,回流焊过程中的表面张力可能无法将元件拉回正确位置,反而会导致立碑等缺陷。

全面提升PCBA焊接质量的管控措施
优化设计控制
实施标准化焊盘设计,根据不同元件规格确定最合适的焊盘尺寸和形状。进行DFM(可制造性设计) 分析,充分考虑工艺能力,如最小线宽/线距、最小孔径等工艺极限。
合理设置测试点,便于后续在线测试。
强化物料管控
严格把控元器件采购渠道,从可靠供应商采购。对来料进行严格检验,特别是元器件的可焊性和引脚氧化情况。
对锡膏进行科学管理,从冰箱取出后应在室温下回温再开盖使用,防止水汽凝结。
精细工艺控制
- 优化锡膏印刷工艺,根据元件间距选择合适的模板厚度和开孔尺寸。通常0.15mm厚度的模板适用于大多数情况,而对于0603等小元件,建议使用更薄的模板。
- 精确设置回流焊温度曲线,根据焊料类型(有铅/无铅)和PCB布局设定适当参数。充分的预热有利于减少焊接缺陷。
- 实施AOI(自动光学检测),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不良。多层板还应进行X-ray检测,检查内部连接质量。
完善人员与环境管理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升工艺熟练度。引入防静电措施,使用防静电工作台、腕带等工具。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控制温湿度。
结语
PCBA焊接质量的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设计、物料、工艺、人员等多个环节。1943科技通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每个环节实施精细化管控,显著降低了焊接不良率。
只有深入理解每个焊接缺陷背后的机理,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最终实现高品质的PCBA焊接质量。
作为专业的SMT贴片加工厂,1943科技将持续分享更多PCBA加工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助力客户提升产品竞争力。
 
                         
    
		





 2024-04-26
2024-04-26

